2016年末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关于“如何弹劾一名总统”搜索率,在谷歌飙升了48.5倍;
3年后的今天,弹劾总统成真,美国政坛迎来历史性的时刻:
当地时间12月18日,众议院投票通过针对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特朗普也因此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
历史性时刻!特朗普被写入“弹劾史”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在6个小时的辩论后,“高效率”通过了两项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一项为滥用职权,一项为妨碍国会调查。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
谁能想到,由民主党掌控的众院在“闹”了近3个月后,以这样的形式将特朗普写入“美国总统弹劾史”;谁又能想到,案件的起因仅是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间的一通电话。
8月中旬,国会收到一份匿名举报信,投诉特朗普7月与乌总统通电话时,以军事援助为筹码,要求乌方调查和收集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特朗普的对手拜登及其儿子的“黑料”。
对此,民主党人“大喜过望”。因为此前不久,他们才在针对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中受挫。于是,“通乌门”迅速延烧,成为了弹劾特朗普的“钥匙”。
眼下,弹劾进程已经进行了一半。事实上,尽管特朗普是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但在美国历史上,共有4名总统曾面临弹劾调查,除了特朗普外,还有:
1868年,约翰逊因违反《官吏任期法案》遭众院弹劾,但最终在参院以一票之差涉险过关;
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遭弹劾调查,但他自知针对他的3项弹劾条款,很可能在众院和参院过关,所以选择在众院弹劾投票前主动辞职;
最为人所知的是1998年,克林顿因桃色新闻被正式弹劾,但最终弹劾案在参院遭否决,克林顿虽颜面扫地,却干满了8年任期。
接下来,调查将脱离民主党人的掌控,由参院“接棒”。特朗普离定罪还有多远?
下半场明年见,弹劾案接下来看啥?
进入“下半场”,特朗普弹劾案似乎就只差“一哆嗦”了。因为弹劾案送交参院后该如何审理,早在1980年代就订有规范。
近期,共和党籍参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及民主党的少数党领袖舒默,将针对议事规则的安排进行磋商。以现阶段来看,已确定的重点有以下几项:
——时间确定
参议员在2020年1月到岗时,会将弹劾案列为第一要务处理。
——由谁主持
由于参院形式上的“主席”为副总统,为避免副总统可能偏袒被弹劾总统的可能性,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将主持弹劾案。
——派谁出席
特朗普或将指派白宫律师西波隆为私人律师,他在参院审理案件时,将可发表开场及结辩声明,也可对任何证人提问;
众院民主党团也可指派弹劾经理人出席,众院将选定担任检方的国会议员,与特朗普的律师一样对证人发问及交叉询问。
特朗普会被弹劾下台吗?几乎没戏!
那么,特朗普2020年究竟会否被弹劾下台?答案几乎无悬念:不可能。
不说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总统被弹劾下台的先例。况且,弹劾案提交至参院后,面对的是共和党53对47席位的优势,多方均分析称,弹劾成功“几乎没戏”。
据最新民调显示,尽管特朗普弹劾议题近来如电视剧般闹得沸沸扬扬,但公众的看法几乎未遭撼动,反对把特朗普弹劾下台的民意甚至还微幅上升。
不过,支持将特朗普弹劾下台的声浪,同样高涨。
“他试图以最高长官享有的绝对豁免权为由,为其阻挠行为辩护,这种虚假说法若被容忍,将使总统成为超乎法律之上的民选君王。”美国约750名学者日前联署公开信,促众院投票弹劾特朗普。参与的知名人士包括哈佛、耶鲁等名校教授,甚至还有获普利策奖作家。
另外,曼哈顿街头近日有数以千计的群众齐聚街头,高举“特朗普非凌驾于法律之上”和“奋起抵抗”等的标语牌进行示威,而此类活动预计共有600多场,在美国各地先后进行。
都是为了大选?特朗普甚至愿拖长弹劾案
“尊敬的议长女士,对于众院民主党人推动弹劾的行为,我致信以表达最强烈和最有力的抗议。”
12月17日众院投票前夕,特朗普在致佩洛西的6页长信中,“措辞激烈”地直指弹劾是一场党派之争。
的确,弹劾调查已被认为是该党动摇2020年特朗普“票田”的重要举措。
正如2016年美国大选所显示的那样,只要民众的态度因弹劾案稍有改变,白宫就可能易主。而民主党“瞄准”的,就是1至2个百分点的摇摆选民。
不过,特朗普显然不这么认为。对于已提前写好结局的“剧本”,美媒称他想一展身手,先把对手妖魔化,用“叛国”“无赖”“疯了”“有病”等词句来形容对方阵营,接着再宣布凯旋得胜,然后把这种种历程转化为竞选2020连任的宣传养分。
CNN表示,特朗普希望延长弹劾案在参院审议的时间,并公开审理过程,他甚至想让这场“好戏”的另几位配角都出庭,包括前副总统拜登的儿子亨特、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和举报人等。
“我可以站在第五大道正中央痛骂某人,也不会丢掉一张选票。”2016年特朗普曾放出这样的豪语。
作为美国240多年来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特朗普在2020大选中是否会因此丢掉关键选票,他的连任之路还会有哪些挑战,一切等明年揭开答案。(作者:卞磊)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