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同意为联邦政府部分机构提供为期三周的延续拨款,从而宣告已延续35天、刷新历史纪录的政府停摆危机暂时结束。但在声明中,他再次强调对耗资57亿美元建筑边境墙计划的坚持:“(三周内)如果我们无法与国会达成公平的协议,政府将在2月15日再次关门,或者我将使用紧急状态”。如此“狠话”背后的潜台词即:白宫虽然暂时同意政府开门,但仍不会在筑墙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停摆危机依然如影随形。
特朗普“妥协”了,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早有端倪。1月20日,白宫就抛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妥协”,即以延续民主党所支持的“童年入境暂缓遣返计划”和“临时身份计划”等移民政策换取民主党人对筑墙经费的放行。如此,虽难以让佩洛西等人满意,但至少将停摆危机的解决路径从“要不要妥协”转向了“能不能妥协”的轨道。
而今不到一周,特朗普再次“妥协”,看似接受了民主党所谓“先解决停摆、后考虑移民政策”的立场,实际上却采纳了共和党籍参议员格莱厄姆提出的折衷方案——暂时率先放行拨款并将停摆责任转嫁给民主党人。
究其原因,特朗普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当属关键所在。这一个月来,美国民众对筑墙议题和停摆危机的反感持续叠加,几近漫过特朗普关键基本盘的“警戒水位”。换言之,特朗普若再不采取措施,就极可能损伤其选民基础,影响势必负面且深远。同时,随着停摆时间无限延长,美国边境与交通安全等关键环节纰漏频现,无形中增加了美国国土安全的风险。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一定是特朗普政府无法承受的政治“滑铁卢”。
最现实的是,过去一周,参议院针对民主党推进的延续拨款的立法表决中,来自六个州的六位共和党议员投下了赞成票。这意味着,共和党内部已显露出对特朗普一意孤行的不满。倘若无法及时平息,必然加剧共和党原本就存在的微妙分歧,不利于特朗普执政的稳定度。
颇为讽刺的是,国会虽放行了为期三周的拨款立法,但佩洛西仍将原定于1月29日特朗普要发表的国情咨文推迟到了2月初,展现出强硬的主导姿态。
事实上,过去35天,特朗普以历史性停摆为“要挟”都无法令民主党人就范,如今更加无法短时间内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了。届时,白宫与国会之间的矛盾可能不仅仅是57亿美元批准与否那么简单,而是到底要不要筑墙、如何强化边境管控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这些本质性分歧,再现停摆危机的可能性不小;甚至,一旦白宫选择所谓“紧急状态”,后续即便可以避开停摆危机,也将可能引出更加严峻的宪政危机:总统到底可不可以出于纯粹的政党分歧而随意以“紧急状态”为借口绕开国会?这无疑是一个颠覆美国政治基础和传统的恶例,但目前看特朗普在一步步接近这个极端选择。
美国联邦政府屡次陷入停摆危机,现行联邦财政拨款的制度漏洞暴露无遗,而后者的必要调整又因为驴象恶斗毫无指望。在固化制度缺陷所形成的扭曲空间下,回答“谁是美国人”“美国是谁的美国”等关乎国家重大前景的核心问题时,两党恶斗无不展现出了双方的针锋相对。制度困境与政党极化的双重压力,共同酿成了美国政府挥之不去的停摆危机,进而再度为世人提供了美国政治衰败的最新样本。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刁大明)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