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俄调查飞船发射事故 宇航员历险无恙明春再赴太空

2018年10月14日 08:04   来源:新华网   

  俄罗斯“联盟MS-10”飞船11日发射失败,紧急逃生的两名航天员12日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联邦生物医学署署长说,航天员身体状况没有问题,无需治疗。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12日说,两名航天员暂定明年春天前往国际空间站。

  【身体无恙】

  俄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12日经由社交媒体发布他和俄罗斯航天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的合影,说这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莫斯科。

  俄载人航天领域的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奥夫奇宁和黑格将在莫斯科附近的星城航天员训练中心停留几天,接受例行身体状况检查。

  俄罗斯联邦生物医学署署长维亚切斯拉夫·罗戈日尼科夫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他们身体状况很好,不需要任何医疗辅助。”

  “联盟MS-10”飞船11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升空后119秒,火箭第二级发动机突然关闭,飞船“发射逃逸系统”自动启动。两名航天员安全着陆,地点相距哈萨克斯坦中部城市杰兹卡兹甘大约20公里。

  飞船急速下坠时,航天员比正常情况承受更大重力。“联盟MS-10”飞船舱内的视频显示,两名航天员的手臂和腿剧烈晃动。

  【明年重返】

  罗戈津12日说,紧急着陆的两名航天员可能明年春天返回太空。“两人肯定将执行飞行任务,”他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我们打算让他们在春天重返太空。”

  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11日在飞船发射失败后宣布,推迟所有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直至查清原因。

  俄罗斯航天集团载人航天项目主管谢尔盖·克里卡列夫12日说,俄罗斯可能推迟原定由“进步号”无人驾驶货运飞船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的发射计划,理由是“进步号”和“联盟MS-10”飞船都使用“联盟-FG”型运载火箭。

  俄方说,国际空间站物资储备充足,可以维持运行至明年4月。目前,三名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原定12月返回地球。如今,这三人可能推迟至明年1月返回。

  【阀门故障?】

  罗戈津11日说,俄罗斯将设立国家调查委员会,调查这起发射事故。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同一天说,就这次发射事故作刑事调查,调查小组已经行动。

  国际文传电讯社12日以熟悉调查进展的消息人士为来源报道,由于一只发射筒出现故障,导致一个关键阀门无法打开,进而阻碍火箭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离。

  克里卡列夫12日说,火箭4个助推器中的一个在发射后无法投弃,发射过程开始出现问题,进而触发紧急着陆。专家小组正在检查阻止助推器分离的具体原因。“我们需要审视和分析具体因素,”他说,“我们需要更多数据。”

  克里卡列夫补充说,俄航天集团希望尽快查明原因,争取在12月执行下一次发射任务。(包雪琳)(新华社专特稿)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