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媒:油价近四年来首次重返每桶80美元

2018年05月19日 09:47   来源:新华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5月18日报道,美国的新制裁可能给伊朗能源业造成的打击,以及委内瑞拉经济不振的冲击波,已引发市场担忧全球石油供应收紧,推动油价近4年来首次升至每桶80美元上方。

  即使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之前,布伦特原油已经上涨,在过去一年累计攀升逾40%。

  但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出口减少的前景,已推动全球基准布伦特油价仅在5月就上涨超过5美元。这些压力,加上欧佩克和俄罗斯达成的减产协议,以及全球经济好转所带动的强劲石油消费,已促使部分投资者相信,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地缘政治肯定在支撑此轮油价涨势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关键事态反映了供应方面的真实损失,而不仅是可能不会成为现实的风险,”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理查德·马林森说。

  布伦特油价17日上涨1.10美元,触及每桶80.50美元的高位,为2014年末以来最高。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触及每桶72.30美元。

  委内瑞拉石油供应下降的速度超过了很多分析师之前的预期,原因是政治和经济危机影响到了能源行业,包括一系列法庭命令授权扣押资产和阻碍出口。此外,很多人此前指望伊朗石油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在西方投资的支持下升级该国陈旧的基础设施,从而增加全球石油供应。

  但本周,曾经引领外国企业重返伊朗的法国石油巨擘道达尔威胁要退出该国,使得这一前景变得渺茫。马林森表示,油市正在见证“一场向更高价格水平的结构性转变”,这场转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来自美国页岩油田的供应增加,达到每日1070万桶,预计将填补全球供应缺口。但页岩油面临输油管道限制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着出口进入市场的速度。

  一些业内分析师,包括美国银行的分析师们预计,油价可能重返每桶100美元。这引发市场质疑,欧佩克产油国会不会决定退出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减产协议?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国际油价获利回吐    2018年01月08日
  • ·国际油价创三年来最好新年开局    2018年01月03日
  • ·油价结束五周连涨    2017年11月2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