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国友人体验京剧文化

2017年04月12日 07: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鹏飞

  图为演员们表演京剧《借扇》。马 柯摄

  图为外国友人体验手绘京剧脸谱。马 柯摄

  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很多外国友人都对这一中国国粹充满好奇与喜爱。4月8日,由北京月讯杂志社、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北京沙龙·亲历北京”活动在京举行,诸多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国际组织驻京机构负责人、外国驻京商会代表等,走进胡同里的京剧团,听京剧、穿戏服、画脸谱,体验了一堂有趣的京剧课。

  【经典剧目引赞叹】

  走进紧邻珠市口西大街的板章胡同,远远就能看见“北京风雷京剧团”几个红色字牌高高树立在一座三层高的戏楼上,格外醒目。戏楼内外,古色古香的风格和氛围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参观、品味。

  紧接着,在活动现场,外国友人们共同欣赏了由剧团带来的三出经典京剧折子戏——《借扇》《贵妃醉酒》《坐寨盗马》,演员们精彩的演出、绚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引来了观众席的阵阵掌声,不少外国友人不禁赞叹称奇。

  “我来北京两年了,这是第一次来听京剧。”来自尼日利亚大使馆的萨若索激动地说,“演出真的很精彩,演员们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又相互配合,他们的唱词也用英文显示在舞台两侧的电子屏幕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剧情。尤其是演员们脸上化的妆非常漂亮,让我印象深刻。这些脸谱还能代表不同的角色,非常奇妙。”

  活动主办方介绍说,本次活动以“亲历中国京剧脸谱文化活动”为主题,秉承“以体验为精髓,以文化为主线”的宗旨,旨在通过欣赏经典京剧折子戏、手绘京剧脸谱、试穿京剧服饰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外国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国京剧脸谱文化魅力。

  【脸谱文化学问大】

  京剧脸谱有什么讲究?不同的脸谱代表的含义有何不同?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在现场为外国友人们一一揭开谜底。“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他说。

  “中国京剧脸谱据说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据记载,中国古代有位兰陵王,他勇武善战,但容貌清秀,自认为不足以威慑敌人。于是,他常戴一张木雕面具出战,时常取胜。后来,人们羡慕其勇冠三军,便模仿动作,编成舞蹈,配以歌曲。这支舞蹈到唐代时发展成歌舞戏,深受人们喜爱。后世的戏曲脸谱便受到中国古代这张木雕面具的影响。”松岩介绍说。

  “按照京剧中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各自脸谱情况不一。”松岩表示,一般由“生行”“旦行”所扮演的人物采用“俊扮”,画脸时突出眉毛、眼睛、嘴唇等各部位的色彩,显现出人物端正、俊秀的面貌。而“净行”“丑行”人物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行”,大多重施油彩、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净行”人物要根据角色性格、品质、相貌等,选择红、黑、白、黄、紫、绿、蓝等颜色,再按固定的图案,进行面部化妆。这种面部化妆被称作“勾脸”。比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忠勇侠义的关羽就有一张红脸;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一代清官包拯就有一张大黑脸。

  【互动体验趣味多】

  伴随着京剧表演,还有一项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北京鬃人”引起了外国友人的注意。“‘北京鬃人’创始于清朝末期,距今100多年历史,集戏剧脸谱、服装绘制于一身。鬃人人物底部制作有一圈鬃毛,把其放在铜盘中,一经敲打铜盘边缘,盘中的鬃人就会朝固定的时针方向旋转、舞动起来,犹如舞台上人物表演一般,故老北京人又称它为‘盘中戏’。”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鬃人”项目传承人白霖边演示边介绍说。

  在互动体验环节,外国友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拿起了油彩,为自己选画了一张京剧大花脸;有的穿上了戏服,舞起了水袖;还有的亲手敲打铜盘,操纵鬃人在铜盘上“表演”京剧。如此零距离地“触摸”和体验京剧,对于大多数外国友人来说还是第一次。

  “之前我在北京看过一些京剧,不过都是现代的,这种传统京剧还是第一次看,生、旦、净、丑四行各有特点,非常有意思。”来自奥地利大使馆的石霓那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刚刚在舞台上体验了一把京剧化妆,对这次体验之旅赞不绝口。

  未来京剧如何吸引更多中外观众进场,是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京剧是个宝库,要从曲高和寡变成大俗大雅,就要从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开始。”松岩认为。据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风雷京剧团启动惠民演出,走进社区、校园等,展现梨园风采。“作为曾经鼎盛一时的国粹,京剧演尽了千年往事,有着永恒的价值,值得我们整个民族去坚守。”松岩说。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