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圣彼得堡:北方威尼斯

2017年02月24日 07: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高帆 文/图

  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这座城市似乎从出生之日起,便注定了要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几度沉浮,饱经沧桑。

  资料显示,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定都200多年。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围城900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

  素有“北方首都”之称的列宁格勒,不仅是苏联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更是重要的海港、铁路及河运枢纽,同时也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列宁格勒的军事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德军迅速向列宁格勒方向袭来。列宁格勒已是兵临城下。

  “用我们的胸膛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列宁格勒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法西斯侵略者只有一个回答-——拿起武器,战斗到底。

  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了猛烈的空袭,列宁格勒与后方间的粮食运输线完全被切断。

  饥饿,使数百万列宁格勒军民陷入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中。

  凶恶的敌人想要列宁格勒不战而降。

  秋季,列宁格勒居民的面包定量连续降低多次,每个人的粮食配给都降至最低限量,工人都只有每人每天几百克。

  城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饥饿而丧生。正在生产的工人饿死在机床旁,指挥交通的民警饿死在岗亭里,正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医生饿死在手术台前,年老体弱的居民饿死在购粮途中……

  尽管在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人仍没有放弃过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满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每天有数万人在修筑防御工事,在德军的炮火下坚持生产。士兵们在前线的战壕里仍能常常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供应队伍会在夜色的掩护下把食物送来。为了保温,很多食品都是被放在怀里抱过来的,那是一个又一个“喀秋莎”的怀抱。

  北方的严冬,在重重封锁中降临了,但正是这严寒却带来了生的希望——城外的拉多加湖开始结冰了,列宁格勒人冒着德军疯狂的炮火开辟了一条冰上“生命之路”。

  当这条“冰上运输线”刚通车时,湖面的冰层还不是很厚。卡车驶过时,冰层发出嘎吱嘎吱响声显得那么刺耳、惊心。司机们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和狂风,日夜行驶在随时都有被压裂危险的湖面上。一趟,又一趟,就这样,粮食、燃料和其他急需物资运进被围困的城市里,妇女、儿童、伤员以及最重要的设备和文化珍品则被撤离出城。

  据说,司机们在驾驶时都把驾驶室的车门打开,为的就是万一遇到冰裂时,能够迅速跳下车。但,还有是有数十名司机,永远的沉睡在了拉多加湖那终年冰冷的湖心里。

  尽管德军都能从望远镜里看见列宁格勒城里伊萨基辅大教堂的穹顶和海军部大厦的金尖,但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900个日日夜夜,终于,列宁格勒人从莫斯科电台播送的最后新闻节目中突然听到播音员以激动的声调大声宣告:“封锁线突破了!”“列宁格勒解围了!”

  虽然还没有夺取最后的胜利,但是人们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奔走相告这期待已久的喜讯。所有人都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般冲到屋外,在鹅毛大雪中尽情释放着。

  列宁格勒,在饥饿、严寒、机枪扫射和炮弹轰炸下,完成了自己的“凤凰涅槃”。

  复活的温柔都市

  当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阅读这座城市的历史时,觉得她是坚强而不屈的;但当我飞越整个亚欧大陆,终于踏上这块土地时,我一下子就迷失在了涅瓦河那潋滟的波光里。大学时代能有幸在这里进修一年时间的俄语,我不再是城市的过客,这里留下了我心的一部分。

  “北方威尼斯”,这是人们送给圣彼得堡的又一个亲切称呼。纵横交错的小运河将整个圣彼得堡温柔地揽入怀中。坐在小船上,慢慢欣赏那些在桥上和圆柱上,屋檐下以及窗戶上的精致雕刻,你的眼睛在不知不觉间已饱享淡篮、青绿、明黄、水粉……

  在连接数十座小岛的上百座桥梁中,有20多座桥是很会和初来乍到的游客开玩笑的,因为它们在凌晨会“开桥”,让大型轮船通过,同时也就“无情”地把你拦在了河对岸。想要回宾馆休息吗?那就等上几个小时吧。

  但如果是在夏季,其实回不了宾馆也完全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此时圣彼得堡的凌晨反倒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光。由于地处高纬度,仲夏时节,圣彼得堡上空的落日余晖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夏季的“白夜”奇观。

  战争,给城里的老建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圣彼得堡人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将其中的绝大多数就地重建或是原貌重现。他们深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美能拯救世界”,他们要把这里再次建成一个充满古典芭蕾舞和宫廷舞会、艺术和文学、茶和鱼子酱的天堂。

  所以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站在维丝利瓦斯基岛上,一眼就看到河对面的优雅冬宫。

  传说冬宫的建筑师爱上了当时执政的伊丽莎白女皇,于是他给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宫殿穿上了女皇喜爱的淡绿色“外衣”;用白色古典的圆柱来表现女皇白皙无瑕的肌肤;而宫殿的金顶则是女皇金色的发冠。

  漫步涅瓦大街,当让人群从你身旁匆匆走过时,请一定要留意,说不定“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安娜·阿赫玛托娃正在小河边放飞她的《白色群鸟》,而普希金则在你刚刚经过的小咖啡馆里喝下了他此生最后一杯咖啡,然后就拿着枪,为了他心爱的女人而走上决斗场……

  “转角遇到爱”这句话,也许真的很适合送给名胜古迹比邻而建的圣彼得堡市中心。

  永恒的纪念

  第七交响乐,当肖斯塔科维奇在战火纷飞的列宁格勒写就的这首“战歌”,再次在马琳斯基剧院里响起时,人们不会忘记,在那整整900个日日夜夜里,百万人失去了生命。

  位于圣彼得堡市北郊的比斯卡洛夫斯基纪念公墓,埋葬着大约47万名死于围困的人。公墓的庞大规模和埋葬死者的大坑,也许本身就比任何统计数字都让人倍感寒意。

  人们把列宁格勒英勇保卫者纪念馆建在了距当年的前线仅几公里的地方,这里曾是列宁格勒防御圈的重要关卡。

  俄罗斯人有个习惯,就是几乎每对新婚夫妇都要穿着洁白的婚纱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向逝去的英雄们献上最美丽的鲜花。而墓前的火焰也一直会燃烧下去,伴着墓志铭上的铿锵字句:“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业绩万世永存!”

  ●Tips

  天气:圣彼得堡的最佳旅游季节是夏秋两季,不过这段时间的气候多变化,时晴时雨,出门别忘了带伞。北方城市气温较低,在河上乘船观赏尤其要带御寒衣物。

  语言和货币:官方语言是俄语,路上遇到的年轻人普遍能讲英语,但其水平就得看您的运气了。货币是卢布,美元及欧元兑换点在主要大街上随处可见。

  交通:市内交通首选地铁,不仅方便快捷、四通八达,而且俄罗斯的地铁站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当然也可以选择出租车。另外在俄罗斯,私家车是可以载客的,但请在上车前确认司机知道您要去的目的地,并谈妥价格。遇到开桥,不如停下来欣赏。当然,如果您有急事,而且没有租车游览的话,也可以选择桥下的小摆渡船过河,价格还算公道。

  餐饮:伏特加酒、鱼子酱和红菜汤是到俄罗斯必尝的。如果您偶尔想念故乡的美味,那也没问题,圣彼得堡的中餐馆遍布全城,涅瓦大街上就有几家中餐馆。另外,在此向巧克力粉丝们强烈推荐涅瓦大街上的“巧克力博物馆”。其实这只是一家巧克力店,但店里的巧克力却完全是按照艺术品的标准制作的,绝对让你爱不释手、不忍下口。而且它非常好找,就在喀山大教堂旁边,且门口还站着一位用“巧克力”做的圣诞老人像,他一定会带给你十足的惊喜。(当然这位圣诞老人不是真的巧克力做的,要不早被晒化了。)

  游览:圣彼得堡市内的美景固然已让人赞叹,但城郊的精彩则更是不容错过。位于普希金村(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里有举世闻名的“琥珀屋”;彼得大帝夏宫的喷泉群里您能见到那尊著名的为纪念战胜瑞典而建的“掰开狮嘴的参孙”雕像;而在巴甫洛夫斯克的自然之美甚至吸引了众多“花神”飘落凡间(如果运气好的话,会在那里遇到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举行露天化装舞会)。

  购物:木制套娃是俄罗斯的典型礼品,很受欢迎。另外,做工考究的漆器,苏联时期的邮票等也是小巧易携带的好纪念品。值得注意的是珍贵文物、名画等文化艺术品如要携带出境是要出示俄罗斯文化部开具的证明的。

  娱乐:芭蕾舞是俄罗斯的骄傲,圣彼得堡的马琳斯基剧院是和莫斯科大剧院齐名的文化圣地,拥有众多世界一流芭蕾演员。圣彼得堡马戏团也是久负盛名,他们的演出惊险之中不乏优美,且伴奏也是水平较高的管弦乐队。观看芭蕾舞等演出,须着装整齐,禁穿短裤、短裙。演出过程中严禁拍照、摄像,可以在演员谢幕时拍摄。

  小费:餐馆等服务性场所一般需付小费,一般不超过消费额的百分之十。

  安全问题:在大部分的旅游景点,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游览时还是不要故意露富或是太招摇的好。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