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中国游客”将提振泰国经济

2024-08-20 07:1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张矜若】泰国政府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消费、旅游和出口方面利好的影响,泰国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2.3%。今年一季度,泰国经济同比增长1.6%。此前,泰国机场公司总裁革拉滴·吉玛那瓦公布了公司本财年前9个月(2023年10月至 2024年6月)的业绩,净利润为149.10 亿泰铢(1泰铢约合0.2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78.23%。在此期间,泰国机场集团共处理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5.51%。旅客总数达90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7%。革拉滴认为,公司收入增长和客运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游客数量恢复,以及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

  泰国内阁会议于8月6日批准了包含刺激淡季旅游项目的2024财年预算,金额为4.33亿泰铢,预计将创造不低于170亿泰铢的收入。项目将主要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过与线上平台合作营销泰国旅游,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其中,与泰国旅游局合作的在线平台有9个,包括安可达和美团等。其次是通过在5个地区组织具有特色的“泰国魅力节日”项目,以推动各府旅游。

  本月初,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森萨表示,2024年1月1日至8月11日期间,累计赴泰外国游客达21796763人,创收超过1万亿泰铢。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约440万人。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东亚和东南亚一直是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国家,首要原因是距离比较近,其次是得益于友好的签证政策,如泰国对中国公民提供永久免签政策,最后是中国公民普遍认为赴泰国旅游的性价比较高。

  不过来自旅游业的声音认为,中国赴泰旅游客流还有提升空间。“目前暑期赴泰客流并未达到我们的预期。”泰国国际航空北京办事处销售经理贾永梅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她看来,原因一方面在于,泰国是中国民众的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各航司在暑期运力大幅增加,但整体高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国内游的持续火爆对出境游产生了影响。

  王笑宇建议,泰国可以在增强旅游安全性、优化消费信用环境和提升中文语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于中国游客的入境旅游接待环境。

  泰国国家旅游局预计,随着今年7月中国老挝和泰国铁路的进一步联通,以及7月针对中国公民的“免签60天”政策刺激,2024年将有800万中国游客入境。据泰国《民族报》报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泰国的消费正在增加。泰国国家旅游局设定了到2025年吸引1100万中国游客的目标,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泰国国家旅游局正在出台多种措施瞄准庞大的中国游客市场。本月,泰国国家旅游局还会推广“你好月”,以激发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兴趣。泰国旅游局还计划至2025年初持续举办庆祝中国新年和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吸引中国游客赴泰旅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国际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800万中国游客”将提振泰国经济

2024年08月20日 07:1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张矜若】泰国政府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消费、旅游和出口方面利好的影响,泰国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2.3%。今年一季度,泰国经济同比增长1.6%。此前,泰国机场公司总裁革拉滴·吉玛那瓦公布了公司本财年前9个月(2023年10月至 2024年6月)的业绩,净利润为149.10 亿泰铢(1泰铢约合0.2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78.23%。在此期间,泰国机场集团共处理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5.51%。旅客总数达90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7%。革拉滴认为,公司收入增长和客运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游客数量恢复,以及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

  泰国内阁会议于8月6日批准了包含刺激淡季旅游项目的2024财年预算,金额为4.33亿泰铢,预计将创造不低于170亿泰铢的收入。项目将主要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过与线上平台合作营销泰国旅游,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其中,与泰国旅游局合作的在线平台有9个,包括安可达和美团等。其次是通过在5个地区组织具有特色的“泰国魅力节日”项目,以推动各府旅游。

  本月初,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森萨表示,2024年1月1日至8月11日期间,累计赴泰外国游客达21796763人,创收超过1万亿泰铢。其中中国游客数量最多,约440万人。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东亚和东南亚一直是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国家,首要原因是距离比较近,其次是得益于友好的签证政策,如泰国对中国公民提供永久免签政策,最后是中国公民普遍认为赴泰国旅游的性价比较高。

  不过来自旅游业的声音认为,中国赴泰旅游客流还有提升空间。“目前暑期赴泰客流并未达到我们的预期。”泰国国际航空北京办事处销售经理贾永梅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她看来,原因一方面在于,泰国是中国民众的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各航司在暑期运力大幅增加,但整体高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国内游的持续火爆对出境游产生了影响。

  王笑宇建议,泰国可以在增强旅游安全性、优化消费信用环境和提升中文语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于中国游客的入境旅游接待环境。

  泰国国家旅游局预计,随着今年7月中国老挝和泰国铁路的进一步联通,以及7月针对中国公民的“免签60天”政策刺激,2024年将有800万中国游客入境。据泰国《民族报》报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泰国的消费正在增加。泰国国家旅游局设定了到2025年吸引1100万中国游客的目标,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泰国国家旅游局正在出台多种措施瞄准庞大的中国游客市场。本月,泰国国家旅游局还会推广“你好月”,以激发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兴趣。泰国旅游局还计划至2025年初持续举办庆祝中国新年和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吸引中国游客赴泰旅行。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