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然气人民币》: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可破解“亚洲溢价”

2018年04月28日 16:2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记者 马常艳)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环球网共同举办,中诚信研究院、中国能源报协办的“国际战略格局下的中国能源安全暨《天然气人民币》新书发布会”4月28日在京举行。《天然气人民币》一书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天然气人民币》指出,中东地区的一些油气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从而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油气价格。油气“亚洲溢价”最初源于亚洲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和亚洲各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导致能源出口国借机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向亚洲国家索要高价,但让“亚洲溢价”得以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地区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缺失。

  该书认为,亚洲地区天然气定价机制缺失无法准确反映亚洲天然气市场供求关系。目前亚洲市场彼此分割,没有建立统一的市场化定价规则,这让亚洲国家在天然气进口方面往往缺乏话语权。

  研究指出,目前亚洲地区天然气定价主要以日本JCC(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为主,各国的结算价格以日本到岸价格作为参考,缺乏统一的可供供需双方进行交易的交易中心。该书认为,日本到岸价格作为亚洲天然气定价参考标准本身就会带来“溢价”,而且日本这种油气联动的定价机制并不利于理顺天然气价格,无法真实反应亚洲地区天然气的供需状况。这对亚洲国家未来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利用十分不利。

  《天然气人民币》认为,建立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即“气对气”定价机制,尽可能反映天然气市场的供求状况,在构建天然气期货和现货交易平台、天然气区域交易中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取得天然气定价权,更能成为破解“亚洲溢价”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苗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