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显示哈里斯支持率微弱领先特朗普,美国专家分析原因

2024-07-25 07:26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从总统拜登手中接过民主党大选接力棒后,路透社联合益普索23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哈里斯的支持率微弱领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路透社称,虽然此类全国性民意调查结果提供了美国人支持哪名候选人的重要信号,但少数几个竞争激烈的州通常会影响大选的最终结果。

  于本月22日-23日进行的上述民调显示,哈里斯以44%比42%的微弱优势领先特朗普2个百分点,这一调查的误差幅度在3%以内。路透社的报道提到,在拜登于当地时间21日宣布放弃寻求连任之前,他在民调中的支持率落后特朗普2个百分点。新的民意调查通过在线进行,调查了美国全国1241名成年人,其中包括1018名登记选民。

  路透社称,在7月15日至16日的民意调查中,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均为 44%。在7月1日至2日的民调中,特朗普领先哈里斯一个百分点。目前,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已经宣布,她在党内获得的承诺代表票数超过了1976张这一门槛,锁定了民主党提名总统候选人的地位。同时,她的竞选团队还迅速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

  据报道,上述民调还显示,约 56% 的登记选民认为59 岁的哈里斯“思维敏锐,能够应对挑战”,49% 的人对 78 岁的特朗普也持同样看法,但只有 22% 的选民这样评价拜登。此外,约 80% 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对拜登有好感,而 91% 的人对哈里斯也有好感。3/4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同意现在民主党和选民应该支持哈里斯,只有1/4的人表示应该有多名候选人竞争党内的提名。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援引市场研究公司Morning Consult的全国民调结果称,哈里斯的支持率为45%,比起特朗普的47%落后2个百分点,处于误差范围内,且比拜登落后6个百分点的情况已大有改善。这家新加坡媒体认为,从竞选捐款、市场预测和支持人数等方面衡量,拜登交棒给哈里斯对美国大选选情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美国爱默生学院的民调专家斯宾塞·金博尔对外媒分析称,一些民主党人之前不愿意说他们支持哈里斯,可能是因为拜登已经是推定的提名人。这些选民现在可以表示他们确定支持哈里斯。

  路透社则援引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民意调查专家、高级顾问托尼·法布里齐奥的分析称,由于媒体对哈里斯新候选人资格的广泛报道,她的支持率可能会暂时上升。法布里齐奥在一份特朗普竞选团队分发给记者的备忘录中表示,“这种上升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开始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哈里斯扛起民主党的“竞选大旗”之际,共和党人也有不少动作。据美国“政治新闻网”23日报道,特朗普的总统竞选团队已经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投诉,称将拜登的 9600 万美元竞选资金转移给哈里斯违反了法律。在拜登于21日宣布退出竞选并支持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哈里斯将拜登的竞选委员会更名为“哈里斯总统竞选委员会”,并接管委员会的银行账户。

  彭博社称看到的一份文件显示,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律师戴维·沃灵顿认为转移这些资金“只不过是一位总统候选人将9150万美元的捐款隐晦地交给另一位总统候选人”。沃灵顿称,此举是“一种无耻的敛财行为,将构成《联邦竞选法》历史上最大的超额捐款和最大违法行为”。“政治新闻网”称,虽然这是一个新问题,但许多竞选财务专家表示,这种资金转移可能是允许的。哈里斯竞选团队表示,该诉讼不会对其筹款或支出产生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在哈里斯接棒竞选后,一些共和党人开始将其种族作为攻击重点。22日,田纳西州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蒂姆·伯切特称,拜登选择哈里斯作为竞选搭档仅仅因为她是“黑人”。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随后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对于哈里斯来说,这不是个人问题,她的种族或性别与此事毫无关系。这关乎谁能为美国人民做出贡献,让我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另据《联合早报》报道,已经宣布退选、从新冠中康复的拜登已从特拉华州返回华盛顿,准备返回白宫工作,他定于当地时间24日晚间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国际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民调显示哈里斯支持率微弱领先特朗普,美国专家分析原因

2024年07月25日 07:26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从总统拜登手中接过民主党大选接力棒后,路透社联合益普索23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哈里斯的支持率微弱领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路透社称,虽然此类全国性民意调查结果提供了美国人支持哪名候选人的重要信号,但少数几个竞争激烈的州通常会影响大选的最终结果。

  于本月22日-23日进行的上述民调显示,哈里斯以44%比42%的微弱优势领先特朗普2个百分点,这一调查的误差幅度在3%以内。路透社的报道提到,在拜登于当地时间21日宣布放弃寻求连任之前,他在民调中的支持率落后特朗普2个百分点。新的民意调查通过在线进行,调查了美国全国1241名成年人,其中包括1018名登记选民。

  路透社称,在7月15日至16日的民意调查中,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均为 44%。在7月1日至2日的民调中,特朗普领先哈里斯一个百分点。目前,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已经宣布,她在党内获得的承诺代表票数超过了1976张这一门槛,锁定了民主党提名总统候选人的地位。同时,她的竞选团队还迅速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

  据报道,上述民调还显示,约 56% 的登记选民认为59 岁的哈里斯“思维敏锐,能够应对挑战”,49% 的人对 78 岁的特朗普也持同样看法,但只有 22% 的选民这样评价拜登。此外,约 80% 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对拜登有好感,而 91% 的人对哈里斯也有好感。3/4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同意现在民主党和选民应该支持哈里斯,只有1/4的人表示应该有多名候选人竞争党内的提名。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援引市场研究公司Morning Consult的全国民调结果称,哈里斯的支持率为45%,比起特朗普的47%落后2个百分点,处于误差范围内,且比拜登落后6个百分点的情况已大有改善。这家新加坡媒体认为,从竞选捐款、市场预测和支持人数等方面衡量,拜登交棒给哈里斯对美国大选选情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美国爱默生学院的民调专家斯宾塞·金博尔对外媒分析称,一些民主党人之前不愿意说他们支持哈里斯,可能是因为拜登已经是推定的提名人。这些选民现在可以表示他们确定支持哈里斯。

  路透社则援引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民意调查专家、高级顾问托尼·法布里齐奥的分析称,由于媒体对哈里斯新候选人资格的广泛报道,她的支持率可能会暂时上升。法布里齐奥在一份特朗普竞选团队分发给记者的备忘录中表示,“这种上升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开始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哈里斯扛起民主党的“竞选大旗”之际,共和党人也有不少动作。据美国“政治新闻网”23日报道,特朗普的总统竞选团队已经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投诉,称将拜登的 9600 万美元竞选资金转移给哈里斯违反了法律。在拜登于21日宣布退出竞选并支持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哈里斯将拜登的竞选委员会更名为“哈里斯总统竞选委员会”,并接管委员会的银行账户。

  彭博社称看到的一份文件显示,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律师戴维·沃灵顿认为转移这些资金“只不过是一位总统候选人将9150万美元的捐款隐晦地交给另一位总统候选人”。沃灵顿称,此举是“一种无耻的敛财行为,将构成《联邦竞选法》历史上最大的超额捐款和最大违法行为”。“政治新闻网”称,虽然这是一个新问题,但许多竞选财务专家表示,这种资金转移可能是允许的。哈里斯竞选团队表示,该诉讼不会对其筹款或支出产生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在哈里斯接棒竞选后,一些共和党人开始将其种族作为攻击重点。22日,田纳西州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蒂姆·伯切特称,拜登选择哈里斯作为竞选搭档仅仅因为她是“黑人”。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随后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对于哈里斯来说,这不是个人问题,她的种族或性别与此事毫无关系。这关乎谁能为美国人民做出贡献,让我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另据《联合早报》报道,已经宣布退选、从新冠中康复的拜登已从特拉华州返回华盛顿,准备返回白宫工作,他定于当地时间24日晚间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